青兰村,且他们徐家敢供养两个读书郎的原因,便是因这青兰。
青兰原是村后山里的野兰,村人每年会将其移栽一两株在家中培育一载,等其适应了人工养殖,这才售往京城、晏南等地。
届时,一株青兰足足可以卖上三两银子!
自然足够一家人的花销了。
而这青兰似乎是山神对青兰村人独特的眷顾,其余村庄种出来的青兰要么品相不佳,要么早早枯萎,是以青兰村的青兰价格一直都不错。
而等里长和村长共同决定下,为了不耽搁农事,每家每户每年在山上移栽的青兰不得超过三株。
当然,这中间也少不得有人打别的主意,但村长是个心里有成算的,直接在青兰村的青兰打出名声后,放话出去,若是谁绕过他这个村长买了别的青兰,届时被骗青兰村一概不理。
这才让青兰这门生意得以长久,也为村人带来了稳定的一笔收入。
久而久之,感受到村长这条规定好处的村民也不再反对,老老实实一年只种两三株青兰。
而本该翻了年就可以售出的青兰,因为当初“徐韶华”闹着要去学堂,被徐远志拍板用一两三钱的银子卖给了别家。
林亚宁听了徐远志这话,没好气道:
“人家安老爷看在我们华哥儿的面子上,给了那么多银子,你还惦记折了的那么点儿银子呢?”
徐远志摆了摆手:
“话不能那么说,那是人家给华哥儿的,不到万不得已,咱们不要动。
再说,以后华哥儿和齐哥儿都要读书进学,咱们这些当长辈的,还能指着孩子自己赚银子?
只旁的不说,上次我和老大去卖粮,可是听走商人说,京城里那一间客栈,一日就要百余文!”
“我的老天爷哎,一天就那么多,这客栈是镶银子还是镶金子?!”
张柳儿听了这话,也是面色一变,她本来以为家里如今的条件,供养两个孩子读书是没有问题的,却不想这日后的花销根本不敢算!
“不过,现在咱们县里有了社学,能省上一笔了。但咱们华哥儿和齐哥儿都是聪慧的,以后若是考上去,总不能一直吃老本。”
徐家并不是长辈的一言堂,相反,徐远志喜欢有什么事儿和晚辈一起说。
最起码总不至于他日家里有个变故,让剩下的人抓瞎。
徐远志是吃过这种亏的,是以这会儿他这话的意思是与家里人一道商量接下来应该怎么办。
这也是这些日子,一直横在徐远志心里的一根刺。
这笔飞来横财,让家中人心浮动,可若真正计较起来,又远远不够,作为一家之主,徐远志十分焦虑。
徐易平听了徐远志这话,只是挠了挠头:
“那爹的意思是,今年咱们早些上山,挖上三株青兰回来养?”
徐远志叹了口气,点头:
“我思来想去,也没有别的法子了。这三株青兰便是九两银子,再加上安老爷送来的银子在钱庄生息,年年滚着,到时候什么事儿也就顺了。”
徐远志这话一出,众人纷纷表示赞同,徐远志将目光看向一直没吱声的徐韶华:
“华哥儿,你怎么看?”
不知道为什么,徐远志面对自己这个幼子,总觉得他一定可以给出更加妥帖的方法。
徐韶华听了徐远志这话,斟酌着道:
“爹,赚钱这事儿,我还真不太懂。不过,安伯父送来了那么多银子,只放在钱庄是有些可惜了。”
“那华哥儿觉得应该如何是好?”
徐远志前小半辈子读书,后大半辈子种地,对于钱生钱的事儿,是一窍不通,否则也不至于思来想去,只想出多种一株兰花来赚钱了。
“或许可以买房子。”
徐韶华如是说着,徐远志和徐易平对视一眼,眼中闪过一丝茫然,徐易平抿唇道:
“买房子?咱们现在的房子已经足够了啊。有道是父母在,不分家,二弟你……”
“非也。”
徐韶华摇了摇头,慢悠悠的喝了一口水,这才道:
“方才齐哥儿说了社学之事,难道爹和大哥没有点儿想法吗?”
“呃……”
徐
易平看着脚尖,低声催促:
“爹,快啊,说说你的想法。”
徐远志:“……”
这臭小子!
“华哥儿,你就直说吧,爹老了,你大哥又是个榆木脑袋,就甭让我们猜了!”
徐韶华微微一笑:
“爹方才听齐哥儿所言社学的好处,为何不想一想它的弊端呢?”
徐韶华说着,看向了一旁欲言又止的徐宥齐:
“齐哥儿可是想到了什么?”
徐宥齐没想到叔叔还真主意到了自己,这会儿全家人的目光冷不丁汇聚在他的身上,徐宥齐只觉得喉咙微干,他咽了咽口水,这才看着徐韶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