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秦皇汉武看我校历史作业评选[直播] 第 150 章 宋朝3

正在扯皮的苏轼:....

正在扯皮的旧党&新党:你礼貌吗后人!

赵匡胤平复好心绪,告诉自己不慌,先听天幕讲述,借后人视角调整大宋船头。

他听到自己改革军政举措,忍不住侧目对赵普道:“当年天下帝王换十姓,世间兵戈不息苍生涂炭,朕想要息天下之兵,向你要国家建长治久安之策。”

他起身一步步地从御前走下,似乎在回忆着当时情形:“当时你说根治方法并不奇巧,其症结在于方镇太重,君弱臣强,只要削藩镇权、制住他们钱袋子,收尽当地精兵天下自然安定。”

赵匡胤回身执起赵普之手,神情真挚:“则平,宋能延续国祚你功绩当为首!”

赵普躬身谦让:“臣乃微末小功,全赖陛下之威!

天下有陛下是天地之福,看后人讲述,想来陛下成功扼住藩镇口舌,使天下不复武人之患。”

剩下的话他不敢如天幕那般直白道出,后朝宋臣既然改革,想必宋立国之策定是出现疏漏,否则也不会改革扯皮,还改行不了。

【讲道理赵匡胤稀散兵权,制约军事,不流血解决晚唐五代藩镇割据、武将坐大问题,是续五代背景下最权宜的手段。

要知道当时百姓对战争惧怕到什么程度?

赵匡胤登基后开封有传闻陛下要对辽用兵时,短短几日百姓出逃者达十万之数。

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赵匡胤想要北伐收复燕云十六州还是挺困难的。

当时辽国对于宋是什么?

庞然大物!

宋朝新生政权还未巩固,辽国已经立政五十余年威压各方。两者相比中原正朔是辽,所以宋想要攻辽国很艰难】

柴荣皱眉:不平北怎么定天下?

他转眼落到赵匡胤身上,脸色尽是冷嘲:“难道你想先定南?”

赵匡胤低头不语,如今他多说多错,不说还有

一线生机,他又何必惹陛下眼?

【虽然赵匡胤对之的穆宗是个荒淫腐化的契丹皇帝,同时契丹朝堂又因斗争剧烈疏于对外,使辽国汉将闻风而降。

但赵匡胤当时要的是稳定政权,所以他的选择与柴荣先北后南策略相反,先南取巴蜀增朝廷财政,然后再取荆广、江南,最后再定北上。

但北伐太过艰难,所以他尽可能地想以不流血的方式,儿皇石敬瑭拱手出去的燕云十六州给拿回来

比如用钱买胜利!】

秦始皇:???

刘彻:你说什么?

李世民:胜利可买?为什么不趁辽混乱时北上赚得军功?

【你契丹不是很厉害吗?

契丹精兵不过十万人,我以二十匹绢购一契丹人首,算下来只需要花二百万绢,就能把敌人通通全除光!

痛快!真是个好主意!

且不说有没有番兵能不能接你这杀人单子,就算有那得派多少杀手才能杀尽十万契丹兵?

这招不行,赵匡胤再次表示用钱买人头不行,那朕用钱买江山呢?

你契丹占我燕云十六州不就是为了钱嘛,钱就是江山,江山就是钱,朕懂!

朕设个封椿库,每天往里面存钱,从朕开始每任帝王都躬行节俭,比如帝王嫔妃的衣裳要进行换洗,不能穿过即扔,这样浪费。

至于臣子委婉劝解朕的话:陛下你这样没帝王威严?

怎么没威严啦?朕在家就是这么穿的,有问题吗?

没问题!

与其劝朕还不如多给朝廷挣点钱,让朕存够了钱就用钱买地盘,不让百姓花钱流血。

要是契丹不干?

那朕就用这钱招募士卒,重赏之下必有勇夫,朕相信五代骁勇牙兵找找还是能找出来的】

秦始皇&刘彻&李世民瞪大了眼:还能有这操作?

这....这宋太祖还挺可爱啊!

赵匡胤黑胖有脸上开始出现红色,瞥过憋笑的群臣忍不住辩解:“朕有此意但绝非儿童戏耍之话。”

后人调换了语术,什么朕懂,什么要求臣子多挣钱,朕没有,朕不是...朕很正经有威严!

天幕污蔑朕!

【赵匡胤对外尽量不以流血方式定江山,对内也是首选和平手段集权,如杯酒释兵权,但矛盾的是没有清洗过的政权,很难建起强硬的帝王威严。

赵匡胤黄袍加身好处是顺利开局,坏处是前朝甚至南方诸国的文武官员,都被他以高官厚禄许之,造成结果:军队朝廷派系林立!

即使有他压制各方也很难合力,更不用说集中力量对外御敌对内建设。

终其原因除五代旧风外,还因北宋朝廷队伍没经过铁打成不了一块,缺少自己的铁杆力量仗身四方!

论单人武力值赵匡胤在历代帝王中当属帝王之冠!

他的太祖长拳、游龙棍法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