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第 23 章 四面受敌

。”

江知与记下了,事情说起来,却是谢星珩先问的。

中午回大哥大嫂家吃饭,江知与向来能藏事,各处都周到,偏在谢星珩眼里像个假人。

是一种对外端着礼仪体面的衣架子、人模子,没半点活泼样。

谢星珩也能藏事,饭后他们在家里待了会儿,写了数个寓意好的词给大嫂做参考,回来听风轩,还跟江知与聊了招顺。

给足了时间,江知与愣是急着给他找闱墨,两地派人送信,得了许可,去堂哥书房拿了书,又转交给谢星珩,也没提起心事。

他有好多机会说,信息太散,他无从说起。

谢星珩一问,他吓得一激灵,坐凳子上都抖着弹起,眼睛睁得圆圆的。

谢星珩:?

“你朋友说我坏话了?”他也没得罪徐诚吧。

江知与摇头摆手:“不是,没有,他还夸你的。”

谢星珩拿捏他,一拿一个准。

“你完了,你让我惦记上了。我现在满脑子都是你在想什么,愁得我不想看书。”

江知与一听他不看书就急,哄了好一会儿,才皱着眉头说:“李家怪怪的。”

谢星珩对古代许多规则不清楚,原身受限于家世,也没点见识。

他跟李家接触不多,想来就是酒宴闹得不好看,再有盐引的事。

他问:“李家捐赠了多少银子?”

江知与说:“五千两。”

谢星珩确认:“五千两?”

江知与点头,“对,常知县亲自送去农庄的,堂哥信里写了。”

谢星珩肯定道:“李家出了一万两。”

江知与瞪大眼睛。

谢星珩给他解释:“五千两赈灾,五千两盐引。赈灾银子送到农庄,盐引银子……”

进常知县荷包。

他给江知与一个眼神,江知与不想懂,又被迫懂了。

一万两银子,难怪恨得厉害。

那黄家……

谢星珩说:“瘦死的骆驼比马大。黄家曾是丰州首富,现在又式微,想少给也顶不住压力。我们家不用给,他只能比着李家来。常知县能把五千两透露给我们,就能说给黄家听。黄家只能比李家略高一筹才能堵住上官的嘴。”

他家最少六千两。

江知与小心看着谢星珩神色,见他颇为冷静,没有生气不耐,心神放松,说着他感觉怪异的地方。

他前几年管家,都有爹爹带着。

头一回主事,长辈都不在,他经验尚浅,本就心软,长这么大,被动防御的次数多,主动攻击的次数少。

怕自己想多了,也怕真的有危机潜伏而来。

李家送了个姑娘给北方官爷。

李家家仆还穿戴锦缎。

“盐引有没有可能是北方官爷给的?”江知与问。

谢星珩点头,“有可能,概率不大。”

真有这门关系,李家早把女儿卖了。

从前不给,是利益不到位。这回该是被常知县宰狠了,一家铁了心要找靠山。

盐引拿少了,还不如自家油坊生意,算什么东西,能跟李家家底比?

谢星珩稍作思考,跟江知与说:“你没想错,发现得很及时,还好小楼已经推了。

“我想了想,农庄是不可能出事的,你重心偏移,把家里东西变卖一些,金玉瓷器,锦缎绸缎,能卖的都卖了。当票留着,有大用。”

话说一半,谢星珩安抚道:“我都会给你赎回来的。”

“最好借镖局的路子,带去别的地方卖,一定要把同城商户都瞒实了。给江老三攒的礼,有贵重的也一并卖掉。”

江李两家多年较劲攀比,李家家仆都穿戴绸缎、锦缎,江家家主还能穿布衣?

好低级的激将法。

谢星珩说完处理方式,再才细细教小鱼。

“如果我没猜错,什么五姑娘、北方官爷,都是幌子。他家这是要烈火烹油,釜底抽薪。

“我们要得赈灾的功劳,他们要把我们摁死在最风光得意的时候。”

一念之间,功臣变贼子。

借救济之名,鱼肉枫江百姓,挥霍赈灾银两,中饱私囊。

府上搜一搜,真有江老三的对头使劲,哪怕年份久、不算金贵的物件,也能给罪名坐实了。

李家少了对头,又能解心头之快。

江老三的对头除掉了老三的“钱袋”,自己则多了李家这个“钱袋”。双赢。

所以过程里,农庄小有差错没关系,还不到动手的时候。

至于族亲——无关紧要的墙头草,以后慢慢收拾。

江知与听得心脏急跳,他两手抓着谢星珩的手腕。

“我、我……”

谢星珩也心疼他。

这般年岁,摊上这么大的事。

“别怕,我会和你一起的。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