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都点检。
有了谶纬之言做铺垫,众禁军们以义聚才,以利推赵匡胤为主,双方郎有情妾有意,,双方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。
完美!】
天幕粗糙的嗓子透出几分漠然:【再加上周太祖郭威也是黄袍加身成君,既然周太祖能做为什么赵匡胤不能做?
于是一夜之间陈桥兵变,流血人数仅一位敌方政敌韩通,然后天光乍晓,嘿!黄袍加身2.0版本上演,我赵匡胤做了宋太祖啦!】
【实际上郭威黄袍加身的前提是汉隐帝刘承祐杀郭全家,于是郭威反杀。
但柴荣并没有对不起赵匡胤的地方,还把他当做心腹,可谓是恩遇有加。
用后周宰相范质的话讲就是:先帝养太尉如子,如今先帝灵枢未冷你怎么能如此行事?
但赵匡胤黄袍已加身,周皇位被夺只能归为这是五代无德操作。
但赵匡胤让宋朝成功站稳脚跟并活过十年后,对当时天下而言,赵匡胤做皇帝是件幸事。
因为他是真的在改善五代风俗,重塑社会道德。
换句话讲就是赵匡胤上要重构秩序:帝王与臣子、将军之间的关系;
下要培养百姓对朝廷的信任,让深藏山谷的百姓出山成为宋民】
宋
殿内一派安静,他们夺口宣称得过之正,但人人皆知具体如何。
去岁陛下想任命符彦卿掌管禁军,赵谱劝说不听,陛下直言自己对其甚为亲厚,他必不负朕。
赵谱无奈只能直言:“那陛下何以能负周世宗?”
最后此事他们都有耳闻,但…不代表他们能当众听啊!
神迹啊神迹,求求你说点别的,他们还想活命,不想听如此劲爆直言啊!
天幕叹了口气:【如果将华夏历史长河三分三次,那么第一次是:远古到战国时期为大转变;
第二次是汉至五代为大转变;
第三次是宋开始为历史大转变;
相当于唐宋之际是我们历史上新旧交替之际,所以‘唐宋变革’成了世界史学家的学术语,网上就有句话讲:中世古看唐之前,近世看宋之后。
可见宋在当时之重要,从这方面来讲,赵匡胤也算能与唐宗并列】
不等众人反应,天幕又补充了一句:【没办法,谁让图书管理员为了押韵把宋祖与唐宗列在一起呢?】
天幕上出现一首四个大字:沁园春.雪;
一句句词一一显出,作为当事人的李世民轻轻念出声:
…原驰蜡象,欲与天公试比高…
江山如此多娇,引无数英雄竞折腰。
惜秦皇汉武,略输文采;唐宗宋祖,稍逊风骚。
一代天骄,成吉思汗,只识弯弓射大雕。
俱往矣,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。
他低声轻笑,复念道:稍逊风骚?
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。
念罢微微挑眉:好大的口气,够狂妄,可惜....李世民面色遗憾,若能与君把臂同游,当浮一大白。
至于...不够风骚之言,没事,秦皇汉武还不会文采呢,他只是不够风骚而已,小场面。
相比李世民的淡然,刘彻则是不服气,他盯着上面不略输文采四字,忍不住发出灵魂质问:朕的秋风辞音韵流畅,朕怎么可能没文采?
看看敦煌、张掖等词,你们后人不是很喜欢吗?
猪猪委屈,猪猪要大声说出来:怎么能说朕没文采呢?
卫青、张汤等人俱赶紧上前安慰,并言陛下文采胜过他们千百倍,话还没讲完,就被刘彻顶回:你们的赞美之词怎么比得上图书管理员?
点评帝王,除帝王外谁能点说?
不行,他刘彻受不了这委屈,刘彻盯着天幕,不断对天幕输送帝王命令:给朕连接图书管理员,给朕连接图书管理员,给朕连接图书管理员...
连接干吗?
要求他夸朕!(叉腰挺胸)
刘彻的无理要求天幕置之不理,后人讲述继续进行:
【网友认为应该把宋祖换成明太祖朱元璋,不是宋祖不好,是因秦皇汉武唐宗都是大一统国家,而宋朝从始至终就属于割据政权。
但换成唐宗明祖韵律上不如宋祖通畅,所以我们心有遗憾但也以作者思想为准。
但我个人更喜欢他的沁园春.长沙】
朱元璋抬头看天幕上的沁园春.长沙:
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?
携来百侣曾游,忆往昔峥嵘岁月稠。
恰同浓烟少年,风华正茂,书生意气,挥斥方遒。
指点江山,激扬文字,粪土当年万户侯。曾记否,到中流击水,浪遏飞舟?
朱元璋咂咂嘴心道:读着倒是个豪情人物,一看就跟常人不同,看词里的书生意气四字,他出身官宦人家?
相比朱元璋的猜测,宋朝大臣对这两首词倒是甚为喜爱。